首页 >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市委书记谭真在《群众》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深化改革试点 高水平建设科创新城
来源: 海安日报 发布时间:2024-04-29 字体:[ ]

“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首要任务,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是总书记着眼国家创新全局赋予江苏的重大使命。近年来,海安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打造可知可感的科创新城为目标,持续深化全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和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努力探索出一条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增长动力的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径,连续五年被省政府表彰为推动科技政策落实和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地区。

聚焦产业创新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强化企业主体。全面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按照“泛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升高’入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创企业培育库”成长路径,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支持龙头企业主辅分离,“裂变”专业优势,全市高企总数551家。鼓励中小企业专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持续创新,加快推进“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双名城建设,先后获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

强化科技招商。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科学绘制科技招商图谱,加强科技招商力量配置,建立“一把手亲自抓、一套作战图、一支专业队伍、一个督查考核办法、一系列活动”的“五个一”推进机制,统筹用好本土企业、产业研究院、在外乡贤和科技镇长团等资源,打造科创人才项目集聚区、产业科技协同创新基地,实施科创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促进科创项目落地生根,2023年招引各类科创项目188个。

强化技术攻关。常态化带领企业家走进大院大所,发挥龙头企业牵头作用,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行“揭榜挂帅”技术攻关新模式,支持企业实施核心技术和重要产品联合攻关。天楹集团、联发纺织、铁锚科技、鹏飞集团4家企业先后入围南通市产业创新“揭榜挂帅”攻坚计划项目。

聚焦协同创新

全面发展科技新伙伴

抢抓南通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发展机遇,宽领域融入苏南、深层次接轨上海,引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助力企业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主动融入长三角创新一体化。积极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与上海、苏南等地全方位科技合作,共建科创载体、协同开展技术攻关、推动科技资源融通,全面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生态链。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江南大学等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建成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海安分所、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海安)技术转移转化基地。

深化大院大所合作。聚焦企业技术、人才、项目需求,连续10年举办“创新创业在海安”“两院专家走进海安”主题活动,组织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双一流”高校开展精准对接,拓展大院大所合作矩阵,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全面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和水平,形成校企协同创新良好格局。每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300多个,成果转化率超75%。

深入推进招才引智。大力实施“海安英才”“人才强市30条”等人才工程,发挥基础教育优势,深挖海安中学、曲塘中学等重点高中优秀毕业生资源,推动人才返乡、项目回投。近年来,先后引进国家级人才79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200余人,34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232人入选省“双创人才”、12个团队入选省“双创团队”。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发展新模式,率先成立人才学会和青年科技人才服务联盟,建成“长三角海归创新创业海安基地”,县域人才综合竞争力位列江苏长江以北第一,被评为“江苏省人才工作先进地区”。

聚焦平台建设

持续打造创新强磁场

始终把锻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作为聚力共建科创新城的关键抓手,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加快科技园区建设。坚持“高”和“新”发展定位,强化高新区创新主阵地作用,加快创新核心区建设,培育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2022年海安高新区综合评价位居省级高新区第四、苏中苏北第一,当前正全力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加快上湖创新区建设,中科创新广场孵化基地开园运行,黑龙江工商学院长三角产教融合园区、海安太原理工大学产业研究院等科创载体投入运营。大力推动以开发区科创园、高新区科创园等为代表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积极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的全链条科创孵化育成体系。

推动产业研究院提质。围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用好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院所在海安设立的10家产业研究院,建立健全产业研究院绩效管理机制,落实挂钩联系研究院及重点科创人才项目制度,创新建立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统筹调剂30名事业编制用于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新型研发机构,招引高层次人才。海安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先后获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省众创空间。

提升企业研发平台能级。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大院大所建立21家企业研究院,联发集团成立了省属事业性质的现代纺织研究院。推动企业研发平台做深做实,先后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5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省级院士工作站各3家,省级研发平台突破150家,总数均居全省县级市前列。

聚焦改革攻坚

加速营造科创生态圈

积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创新生态,持续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构建“大科创”管理格局。组建书记、市长担任“双主任”的科技创新委员会,构建“1+13+1”科创体系,“全域作战”打造科技强市。围绕19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示范基地设立“定制化”集群科创办和专家咨询委员会,落实“1+1+N”组织机制。首创“机关部门服务企业科技行”,53家机关部门挂钩458家科技型企业,全力帮助企业转理念、跑高校、找专家、引成果、上项目。

优化科技金融服务机制。获批建设南通市金融赋能海安科技创新示范区,在苏中地区率先成立科技银行,组建总规模5亿元的科创基金,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同步打出“苏科贷”“高企贷”“科创贷”“知识产权质押贷”和“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组合拳,多次获评全省“苏科贷”绩效评价A类合作地区。推动建立科技保险联盟,先后与人保财险、人寿财险等对接首台(套)保险、科技贷款保险业务,为企业加快开发首台(套)产品保驾护航。

造浓创新创业氛围。充分放大人文精神对经济创新发展的推动效应,倡导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文化,大力弘扬“七战七捷”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广泛开展科普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国家级(海安)家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获批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宣传和舆论引导,评选表彰有影响力的科技型企业家、优秀科技成果,全力营造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浓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